中文版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
产业专家
技术推介
机构动态
进驻机构
进驻机构
白瑞华
发布时间:2021-07-15 10:52 浏览次数:

专家介绍

专业领域:竹笋采后生理及保鲜控制技术研究;竹食品相关微生物的研究。主要从事竹笋的保鲜、加工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对竹笋品质、贮藏特性、加工食品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共预备党员,副研究员。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6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专业学习;农学学士

1998年9月~2002年7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学习;工学硕士

2010年9月~2017年7月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学习。

[工作经历]

2002年11月至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工作,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05年7月~2010年11月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负责人。

2010年12月~2015年7月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主持工作)。

2015年8月至今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开放实验室主任

==================

研究成就:

    [主持或参加课题]

(1)“竹笋加工技术集成示范”,十三五”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专题,2016YFD060090305;

(2)“竹笋加工剩余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A9B04;

(3)“高活性竹笋膳食纤维制备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4320008;

(4)“竹笋加工剩余物高效加工利用技术推广与示范”,林业科技成果国家级推广项目,[2016]22号;

(5)“水煮笋质变的微生物机制及控制技术”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6F50007;

(6)“竹笋安全保鲜技术应用与推广” ,省级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014B010;

(7)“竹笋蛋白和多肽的制备及抗癌活性筛选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F30050;

(8)“浙产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12B060048

(9)“竹笋保鲜及其深加工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科技部星火计划;

(10)“竹笋套袋培育品质改良关键技术研究”,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代表性成果]

(1)专利:本领域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一种抑制采后伤呼吸的竹笋保鲜方法(ZL201110242629.3),第一发明人;

一种高膳食纤维的全营养竹笋粉的制备及其应用(ZL201310466491.4),第一发明人;

一种苦笋茶的加工方法(ZL201310345871.2),第一发明人;

一种咖喱竹笋脆片的加工方法(ZL201410655127.7),第一发明人;

一种改善竹笋品质的培育方法(ZL201010557418.4),第二发明人。

(2)获得认定成果1项“高活性竹笋膳食纤维制备技术”。

(3)转让技术成果1项。

==================

 

论著成果:

[1]    白瑞华, 潘雁红, 石全太,等. 毛竹退笋的营养分析及不同时期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J]. 竹子研究汇刊, 2011(01):27-30.

[2]    白瑞华, 丁兴萃, 杜旭华,等. ^137Cs γ射线辐照地被竹的生物学效应[J]. 核农学报, 2011, 25(4):622-622.

[3]    吴良如, 高贵宾, 白瑞华,等. 竹笋膳食纤维的研究与应用[J]. 竹子研究汇刊, 2010(02):5-9+37.

[4]    王树东, 郑兴福, 白瑞华,等. 利用竹材加工剩余物生产活性炭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2004.

[5]    白瑞华, 丁兴萃, 王树东. 竹笋生长期营养及安全品质的分析[J]. 食品科学, 2011(05):281-283.

白瑞华, 丁兴萃, 王树东,等. 辐照地被竹突变体DNA多态性分析[J]. 激光生物学报, 2011, 20(5).


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联系电话: 0571-88869215

传       真: 暂未公开

电子邮箱: 暂未公开

通讯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路310号

关于本院| 联系我们|通知公告|方案与服务|会员下载|案例分享|工作动态|产业视野|竹文化之旅|产业联盟|重点项目|人力资源|社会责任